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及其墓葬

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及其墓葬

关键词:抗金名将吴玠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抗金名将吴玠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gshx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827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吴玠(公元1093—1139)字晋卿。据《宋史•吴玠传》、《甘肃人物志》载:吴玠“德顺军陇干人,”《辞海》释为“德顺军陇干(今甘肃静宁)人,迁居水洛城(今甘肃庄浪)”。吴玠少沉毅有志节,知兵尚骑射,读书能通大义,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南宋时代,宋金表现为国家之间的对抗,因而吴玠在少年时候就有报国复土的志向,他在未冠时,就从军当兵,政和中(公元1114年),积功代任“泾原第十一将”。他在和西夏人的一次战斗中,率领一百多人追击北溃敌军,杀敌146人,因此提升为泾原路第十二副将。
    高宗建炎二年(公元1128年)春,金兵渡河,出大散关(今宝鸡县西南),侵犯陕西和甘肃,准备直捣泾州。当时宋大将曲端把守麻务镇,他命吴玠为先锋,进据青溪岭,吴玠杀得金兵大败,以功代任泾原路兵马都监,知“怀德军”。当年冬,吴玠又攻占了金兵所占领的华州(今陕西省华县),调任武功大夫,忠州刺史。公元1129年冬,吴玠在汉中至长安一线和金军交战,大败金兵,杀了金将史斌,调任右武大夫。公元1130年春,吴玠在彭原(今甘肃镇原一带)和金将撒离喝激战,吴玠奋勇追杀,撒离喝又急又愁,竟然在军营中哭了起来,被自己的部下称为“啼哭郎君”。从此,吴玠的声威进一步提高了,晋升为泾原路马步军“副总管”,不久,又任秦凤路马步军“副总管”,知凤翔府,兼权永兴军路经略安抚司。
    富平之战,宋军大败,吴玠与弟吴玠扼守和尚原(今宝鸡西南)。公元1131年,金将没立和别将孛鲁折,合众数万,两路夹击吴玠,吴玠组织部下轮流应战,昼夜浴血杀敌,终于粉碎了金兵两路夹攻的策略,金将无法,准备用计劫持吴玠、吴玠到北方去,吴玠知道后,召集部下歃血为盟,他慷慨陈词,讲了爱国必须抗金,抗金必须内部团结的道理,部下听了感动的流下了眼泪,于是士气大振,人心更齐,防务更严。金兵屡败于吴玠,恼羞成怒,公元1131年秋,金兵统帅兀术调集诸路大军十余万,在渭河上造起了浮桥,自宝鸡结成“连珠营”步步进逼。到十月初即猛扑和尚原,吴玠命诸将从士兵中选出弓箭手,组成“弦队矢”,轮番射敌,箭密如雨,连发不绝,敌兵稍退时,吴玠则以奇兵从侧翼杀出,并绝其粮道,当他估计到敌兵要逃离时,便设埋伏于神坌。金兵刚到神坌,吴玠的伏兵杀出,金兵大乱,吴玠纵兵星夜追击,俘获金将羊孛谨及其首领300余人,甲士860多人,尸填坑谷20余里,连金兀术也是在中箭后仓惶逃命的。因此,他以功晋升为“镇西军节度使”,在南宋初,吴玠是第一个因抗金军功而建节的将领。
    和尚原之战是金军从未打过的大败仗,兀术不甘心,便于1133年重振旗鼓,进攻饶凤关(今陕西石泉西),因宋军一将官叛变,饶凤关失守,吴玠被迫撤向仙人关(在今徽县虞关乡沿江西下十华里处),这里东西两山悬崖对峙,一泓中流,高峻险奇,出可以攻,入可以守,乃天然之关隘,入蜀之门户。吴玠早在和尚原大战的时候,就命令其弟吴玠在仙人关左侧的胜金坪(又称杀金坪)修筑了第一道关隘,吴玠退守仙人关后,遂命将士加强阵地,临战前,吴玠又在后阵修筑了第二道关隘,关上共有守军一万多人。公元1134年2月,金兀术率10万大军沿铁山凿崖开道东下,直扑胜金坪,吴玠亲自率军抵抗。吴玠带轻兵由七方关(今略阳县与徽县之间),绕道从背后打击金兵,转战七天七夜,与吴玠军会合。3月,金兵攻宋军左营,被吴玠分兵击溃,兀术又组织兵力正面强攻,用云梯攻垒壁,吴玠的部将杨政率军奋力阻击,兀术正面进攻不能得手,又派部将韩常从西面进攻,自己率主力从东面突破,吴玠挑选精兵两面抵挡,终因寡不敌众,退到第二道关隘,金兵身披重铠,朝第二关隘鱼贯而上,吴玠督兵死战,选强弓劲驽轮射,矢下如雨,金兵虽死伤甚众,还是强力登上了第二道关隘。翌日,金军向关上制高点西北楼发起了猛烈攻击,宋军统领姚仲决心血战到底,楼被打斜了,用布结绳拉正,金军改用火攻,又被姚仲用酒坛扑灭,正在危急关头,吴玠派杨政、田晟出击支援,战到晚上,火炬照亮了群山,鼓声震天动地。第二天,吴玠指挥宋军出兵反击,派右军统领王喜、王武率勇士杀入敌营,金军溃不成军,韩常左眼被射伤,带兵逃走。与此同时,还派右军统制张彦劫寨,杀敌千余人,金军大败,退守凤翔。仙人关大战,使金军遭到自灭辽破宋以来的惨重失败,沉重地打击了金军的嚣张气焰,挫败了兀术进犯川陕的计划,鼓舞了中原和东南的抗金斗争。
    吴玠戎马27年,到公元1139年宋金议和时,他与金军苦战15年以上,由于功高名著,宋王封他“进开府、仪同三司”,并委任“四川宣抚使”。不久,吴玠在仙人关军营中病故,终年47岁。吴玠死后,秦陇地区的抗金斗争,由吴玠和他的儿子吴挺继续领导并不断取得胜利,先后收复了秦州(今甘肃天水)和关陇大部分失地。吴玠在抗金斗争的同时,还十分关心农业生产。一面屯田,一面兴修水利,使民“皆愿归业”。在南宋抗金史上,吴玠及其后代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抗金斗争中,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。应该说吴玠是与岳飞、韩世忠齐名的民族英雄。
    关于吴玠的墓葬。据《徽县志》载:“宋吴忠烈墓在钟楼山”(钟楼山即今吴山,因有吴玠墓而得名)。清嘉庆十四年浙江海岩人张伯魁任徽县知县,于钟楼山得“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铭”碑,下临崖将坠,张命石工前移40步,置于群柏之中,更建碑亭覆之,张作五言诗二首述怀,刻于碑阴:“独立高原上,岿然一见碑,阴风号鬼卒,暮雨隐神旗,迟我西来日,怜公北伐时,累朝颁爵赏,枉自数功奇,六百年前墓,艰难百战身,兄弟溥旧泽,南北倚孤臣,哀角秋声乱,奇兵地势屯,宣扬渐□薄,五言欲通神”。又于碑面楷刻“宋故将军吴玠之墓”八个大字,损坏了部分碑文,适张访修县志,遂将此碑纳入艺文志中,唯字多剥落,泐首数行不可辨,末亦多缺。旧《甘肃通志》乃有其全文,为抗金名将四川宣抚使胡世将撰。墓地原有墓冢两座,一座在山顶正北起冢圆锥形,高1.5米,周围11米。另一座在正东,状呈半球形,高1.4米,周围9.3米,底部用石块起筑高约0.4米,前立墓碑。1962年,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吴玠墓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1978年拨专款新建碑亭,加强保护。1979年因建设需要,徽县文化馆报省批准,对北冢进行了勘察,查明不是墓,东冢现保存完好。
    今天,墓地吴山古柏成林,郁郁参天,自然环境十分幽静,凡到徽县的人都要乘便登临吴山拜谒凭吊吴玠墓。 (熊国尧)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